新月抱旧月

行星照的博客

说出「此心安处是吾乡」的智慧女性

最近听了一期播客《人生困局指南:苏东坡和他的精神胜利法》,里面提到千古名句「此心安处是吾乡」的背景——因为乌台诗案,苏轼本人被贬到黄州,他的朋友也被牵连,其中一个好友是王巩,被贬到广西宾州。王巩到宾州时带了个小妾,名叫宇文柔奴。她是个歌女,唱歌很好听。五年后王巩北上,苏东坡宴请他,宇文柔奴也到场。苏东坡就问:「宾州那个地方,环境不好很难过吧?」柔奴微微一笑,回应:「此心安处,便是吾乡。」苏东坡大受震动,写下《定风波·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》,寓娘就是柔奴,最后一句「此心安处是吾乡」感身后世无数人。

因此「此心安处是吾乡」的作者是名女性,苏东坡相当于传唱人了。我对宇文柔奴起了兴趣,想知道她经历过什么有如此的智慧。可惜我的史学功底是零,文言文和诗词在高中后也没接受过系统教育了,寻找一名古代女性的经历无从下手,最大的努力就是去知网搜了下「柔奴」「点酥娘」,出来的结果依旧是苏东坡的《定风波》,我就放弃了。因此这里是无责声明,以下内容是我在无史料基础上、根据自己的经验瞎讲。

为什么是女性说出这句话?她是如何「心安」的?跟随夫君贬到荒凉的地方,可不是整天坐着想「我要豁达,我要心安」就能变得豁达的。我觉得因为女性需要干活儿,需要处理很多琐碎的事物,而这些事情是建立自己与陌生环境连接的最好方式。我自己因为工作搬往新地方,刚落地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落寞、不安、焦虑。做饭是建立生活秩序的最好方式,包括去哪里买菜、去超市,都是我和新地方产生连接的方式。宇文柔奴到了宾州,想必也思考过如何与当地食物打交道、如何做出家乡美食、如何建立生活秩序的问题。琐碎之事是女性、尤其是古代女性的领域,而这些被男性文人看不起的小事,却是让人心安的基点,孕育出女性智慧。

除了琐碎之事,宇文柔奴还是名职业女性。她的「神医」身份在宾州当地很出名。我想这是她「心安」的另一个来源,在当地建立人际关系,加上医治病人很能带来成就感。相信她在当时荒芜的宾州真正感到「此心安处是吾乡」。想起几年前朋友的感慨:「年过三十,才体会到真正重要的是身体健康,有亲密的朋友和从小事中获得乐趣。」

关于宇文柔奴是女神医的出处,我只找到2022年诗词大会《从歌女到“女神医” 宇文柔奴的双重身份》的视频,还有维基百科提到的一句「据国家中医药研究所的研究医学历史的蔡忠志研究,她的父亲可能是御医,但她父亲被冤枉而入狱,在狱中死亡。」

从歌女到女医生,对于古代女性来说需要克服重重障碍,更别提她需要在新地方建立新生活。她的经历孕育出的智慧,安慰后世许多人。

苏东坡被她的回答震撼,想必也是共情到自己的经验。尽管在黄州是他人生经历的最低谷,但是他自认最好的功绩在黄州做出,他最好的诗词也在黄州成就。在播客《人生困局指南》里的嘉宾讲到,苏东坡对抗困局的方法,一是拥有超越的力量,这种力量来自宗教、文学,让精神有安顿之处;但是只有超越的力量也是安顿不下来的,他还需要做特别特别接地气的事情,比如耕田、发明东坡肉等等。我大受震动,跟另一友分享这个领悟,另一友说:「或许这两件事(超越的力量和上手干活儿)就是同一件事情。」

我明白这个道理,不过要做到身体力行,还需要每一日的、长长久久的实践。每当心中燃起鸿鹄之志,另一个声音都说「从小事做起」,具化当下可以跨出的一步。最后不知怎么结尾,就推荐大家去听开头提到的播客《人生困局指南:苏东坡和他的精神胜利法》吧。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