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月抱旧月

行星照的博客

时间的绳结:第5章

一阵冷风灌进时间裂缝的尽头。月朗星疏。

赵柘一落地,就不分方向没头没脑地狂奔起来。他在黑魆魆的小巷里七拐八拐,最后冲到一条马路上。幽暗昏黄的路灯照射在街边紧闭大门的商铺,目光所及之处看不见一个行人。风吹树枝发出诡异的沙沙响,仿佛并不欢迎来自异时空的旅客。

他飞速思考。TS-1有漏洞。如果TS-1根据探测到的时空扰动进行定位,它只能指向时间裂缝通向的时间地点,就像通过水波找到波动源一样。然而一旦跳出时间裂缝,在目的地四处移动后,TS-1就无法发挥作用了。时空特警想要找到他,还得利用别的方式。总之,离他刚落地的地方越远越好。

赵柘沿着马路奔跑,影子在路灯的照耀下长短长短地振荡,仿佛是他在这个世界里唯一的陪伴。昏暗的灯光勉强衬出前方的路牌,上面是赵柘熟悉的文字。谢天谢地,他依旧在自己的国家。

也不知道自己奔跑了多久,他后悔没在大学生家里吃上几口饭,身体不能再提供足够的能量。他腿一软,摔倒在冰冷的地板上,差点喘不上气来。他又冷又饿,四肢在寒风中发抖,头脑一阵眩晕,恍惚间一束强光射入眼,他好像看见一辆卡车驶来。

不是幻觉。

他用最后一点力气拦下卡车,气若游丝地给司机编了个故事,想让他带自己一程。司机没等他说完,挥挥手就让他上车。

车上暖流缓缓流动,赵柘的身体逐渐松懈下来,司机为了提神而开的收音机也无法阻止他陷入昏睡。就在清醒与昏迷的临界点,他迷迷糊糊听到女声播报:「现在是2024年10月14日,凌晨四点……」

是个好日子。他心道。随后他再也听不见外界的声音。

待赵柘醒来时,天色已大亮。车窗外是大片大片的荒地,呈现出惨白贫瘠的模样。马路边甚至连护栏也没有,似乎司机只要有闪失,车就会滚进荒地里。

赵柘动了动自己僵硬的身躯,伸了个懒腰。

「小伙子醒了?看你睡得那么沉,我都不好意思喊你。」

赵柘谢过司机,又向人家要了点吃的,这才感觉力气一点点爬回自己的身体。

或许因为一个人跑长途着实沉闷,司机开始喋喋不休,天南地北侃大山,不到半个小时,赵柘就知道他家里几口人、小孩几年级、什么季度收入增长,他一一微笑着应和。后来司机关于自己事情都落得七七八八了,才想起旁边人不同寻常的出场:「话说回来,你怎么一个人大晚上躺在马路边?」

「我被骗了,」赵柘立刻回答,「好不容易逮到机会从传销里逃出来。」

司机大呼刺激,两人一路聊到县城。

司机说:「我要拉货到伊城,还有半个小时就到了。你准备在哪里下车?」

「就伊城。」

到了目的地,司机在马路上找了个方便的地方放赵柘下来。赵柘伸手进口袋,作出掏钱的姿势想要答谢司机,后者摆摆手说:「从传销组织里跑出来不容易,下次别再被骗啦!」说罢,开车走人。

十月份的天已经变凉,赵柘心里流过一阵暖意。

无论在哪里,街头的景象总有相似的结构。一座座商铺鳞次栉比,男男女女来来往往,有的是细节上的差异。赵柘大学时期待在一座大城市里,无论是商铺、招牌还是摩肩接踵的人群,个个打扮得精致丽人。人们行路匆匆,仿佛慢一步就会被时代抛下。相比之下,伊城就像个灰头灰脸的小姑娘,疏于打扮也没能力打扮,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显得更加陈旧。

掉漆的商铺招牌和坑坑洼洼的水泥地只存在于赵柘童年的记忆中。小时候,家里收入不高,他和妈妈住城市与农村交界处的一间小破屋里。眼前的景象甚至比城郊还要再破败些。直到上了中学,妈妈任教的大学涨了工资,他们才卖掉小破屋搬到更繁华的地段。

不过,他不再是以前那个天之骄子——名校毕业,身怀绝技,志在留名历史,现在的他沦为通缉犯,躲藏在小破城里才不至于被逮捕。

赵柘走到巷子里的角落,一一清点自己身上的物品。

一台来自六年后没电了的手机(糟糕的是,充电线也没带),钱包里一张不能用的银行卡和一张不能用的信用卡(忘带身份证,这个错误不可饶恕),乔姆,时间旅行必备,还有那个大学生塞给他的五百元。

不算身无分文,没到穷途末路。赵柘让自己放松下来,吹着口哨走出巷子,准备逛逛这座他以前从来没见过的城市。

他在靠近大路的一座楼房里找到一家网吧。上了二楼,网吧门口挂着大字警告:未成年人不得入内。赵柘往里望了一眼,吧里宽敞明亮,大屏电脑整齐排列,几个年轻人专注地打着游戏。他跟前台说:「两个小时。」

「好。两小时五块钱。先生请您出示身份证。」

赵柘装模作样在口袋里摸索了一会儿,耸耸肩:「抱歉,我忘带了。」

前台小姐遗憾地看向他:「先生,不好意思,我们是正规网吧,没有身份证是不能进来的。」

赵柘扯出一个假笑,然后面无表情走出网吧。

随后,他专门在面相破败的深巷里来回闲逛,走过两个街区,他终于找到一家光线昏暗、看上去不像正规的网吧。

「老板,我今天忘带身份证了。」

网吧老板头也不抬:「要多久?」

「两小时。」

「两块。」

赵柘掏出一张纸币递过去。老板接过看了看,嫌弃地问:「没有小一点的吗?」

「没有。」

老板先把纸币放在光亮处看了看,然后拿出一台点钞机,把纸币往凹槽里放。

赵柘盯住他的动作,屏住了呼吸。

点钞机先识别币种版本,再用光学手段识别防伪点,若防伪点与标准版本对得上,则判断为真钞。

如果来自2027年的纸币与2024年的纸币属于同一版本,就能骗过它。

「刷——」通过了。

赵柘松一口气。

老板又试了几次。纸币很争气,都通过了考验。他给赵柘找了零钱,往光线昏暗的网吧方向努努嘴:「自己找电脑。」

吧里的空气浑浊窒息,对于赵柘来说是六年前的古董二手台式机颤颤巍巍地启动了,速度有些慢,但也足够了。

怎么偏偏这次就忘带身份证了,赵柘唾弃自己两秒钟,而后打开浏览器搜索起来。

时间管理处也算半个情报机构了,之前赵柘替他们工作时掌握了一些门路。很快,他就在互联网的犄角旮旯里找到伊城当地的身份证贩子。

贩子给他报价:「一张身份证350元,身份证绑手机号400元,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套餐450元。」

哎,维持现代生活的费用这么贵。赵柘盯着屏幕足足一分钟,最后咬牙回复:「要450那个套餐。」

对方发来时间地址:「到时你自己过来。」

他应下,随后用剩余的时间搜索这个时空的信息,好回忆起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。而他所在的这个伊城,是北方某四线城市南部的市辖区,常驻人口50万,经济靠电子工业和农业支撑。

他琢磨着,身份证这笔钱花出去兜里只剩48元,再怎么着也得找份工作撑过两个月,两个月后到达那个「正确的时间点」,他再不必为金钱发愁。

至于找工作,他贵为全国top5大学生,计算机和语言学双学位,怎么可能发愁找工作的事情?

他用剩下的时间在网上逛了逛,找到了「伊城人才市场」,记下地址,他发现这里距离身份证贩子的地方不远。

赵柘走出网吧,尽管天依旧灰蒙蒙,空气却清新起来。他沿街又走了几步路,闻到烤肉和炒饭的香气,热气在一个个食摊前升起。他饿了。

反正,工作肯定会有,钱肯定会有。他在食摊前毫不犹豫地买下13元的盖浇饭加鸡腿,在路边慢条斯理吃了起来。午饭过后,他满足地走去交易现场。

他首先经过了伊城人才市场,发现这里跟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。许多人无所事事地在大门口游荡,他们穿着随意,裤子上甚至裂了缝——当然不是为了潮流而开的缝。有的人手提油漆桶,里面装满了衣物和零零碎碎的生活用品,仿佛要出门旅行的人拉上行李箱。

赵柘穿过这群人,找到了身份证贩子,三四个人围着他挑选「商品」。

卖主是个发福的中年男人,口中叼着烟,没什么耐心地将一打身份证摊开,说:「自己挑。快点。」

赵柘一张张看过去,各种籍贯,不同的脸,最后他相中一张——证上人五官端正,眉眼与赵柘竟有八成相似,只不过他皮肤黝黑,双眼无神,仿佛精神气被抽走一般,气质与赵柘相差甚远。

「就这张了。」

赵柘交出了他身上大部分财产,口袋里多了身份证、银行卡和手机卡。他清点了一遍自己的物品,大步向人才市场走去。

他有了新身份:陈佑耳。

作者有话说:

提笔开始写这篇小说时是2018年,心里的定位是近未来科幻,以为自己能很快写完。那时候觉得2024年还是遥远的未来。没想到时光呼啸而过,2024年就是眼下,本章出现的2024年10月不仅过去了,2024年都快过完了,太可怕了,简直火烧屁股。血泪教训就是写近未来的题材,时间点要设置在十年以上,不然一不留神文章里的时间点就过了……

上一章 回到目录 下一章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