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月抱旧月

行星照的博客

时间的绳结:第7章

赵柘根据对方发来的地址,登门拜访。首先接见他的是屋子的女主人,看得出她认真打扮一番,正以严厉的目光打量赵柘。

客厅里摆上几张皮制沙发,围着红木茶几,面对大屏电视。电视后面的墙上铺满一张巨大的山水画,毛笔题字「宁静致远」,布置十分中产风格,也意味着他们会对人非常挑剔。

在拜访这家人之前,赵柘花重金在街边打折店里买了套新衣服,仔仔细细洗了个澡,确保身上没有流浪时期的异味,再用发胶固定好发型,打扮成大人模样,一点不见刚来伊城时的落魄。

「陈老师,坐。」女人摆出手势,并给他倒了杯茶。赵柘依她的指示坐到沙发上,女人也跟他面对面坐下,开始寒暄,老师你口音不像本地人啊,你是哪里人?多大了?有几年的教书经验?

这些常规问题他都有准备。他甚至对教学理念侃侃而谈:「上了高中,学生的数学跟不上,太正常了。初中数学往往强调『静态思维』,高中数学更加『动态』,对广度和深度都有要求,所以要培养学生的『动态思维』……」

「静态动态思维」赵柘听了三遍。第一遍是刚上初中,初中数学老师说:「初中数学跟小学数学很不一样,小学数学那是静态的,初中数学是动态的,要灵活运用。」第二遍是刚上高中,高中数学老师说:「高中数学跟初中数学很不一样,初中数学强调静态思维,高中数学强调动态思维,初中数学能学好,高中就不一定了。」第三遍是大学,高等数学第一节课:「高中数学跟大学数学的脱节太严重了。总之你们高中数学用的静态思维,高等数学要求使用动态思维,你们要转换思维!」

到现在赵柘也没明白静态动态思维是什么概念,谁用那种方式思考了,不过这一套拿来忽悠家长居然很有用。对面的女人频频点头。

「陈老师很有经验。」女人说,「我家那小子啊,人很聪明,就是不爱学习,整天打游戏,打游戏都拖他成绩的后腿了!他都高三了,其他孩子都自觉学习,他就不!明年六月就要高考了,他现在数学还不及格!……」

赵柘知道如果想拿到这份工作,就得服务雇主。他赶紧安抚女主人,现在成绩不好,说明进步空间很大。然而女人越说越激动,大喊一声:「李亚纲!出来!」

一个高中生模样的男生低着头打手游,慢悠悠从他房间里出来。

女人焦急地说:「都这个时候了,还在打游戏!你还要不要高考了?!」

男生慢悠悠地打完一局,慢悠悠地放下手机,回他妈:「哦。」

女人看到他这副半死不活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,她拽过儿子拉到赵柘面前,说:「这位是陈老师。你见到人怎么不打招呼?!」

男生不情不愿看向赵柘,憋出一句:「老师好。」

赵柘尴尬得想走人。他硬着头皮待在原地。

这时候男主人出来客厅看了赵柘一眼,转向女主人:「你又找了个老师啊。」

女人说:「还不是怪你。你儿子要是成绩好,我至于求那么多老师吗?」男主人没回话。他把女人拉到一旁,小声嘀咕与她商量,然而声音传到赵柘耳朵里:「他看起来又年轻,长相又那么招摇,靠不靠谱啊?可别浪费我的钱。」

女人小声说:「要不是因为你犹豫不想交钱,伊城名师的课都没名额报不上了,我至于去找别人吗?他的震云大学毕业的,我看成。」

最终双方谈妥。赵柘,陈佑耳老师,周末两天每天四小时来李亚纲家授课,时薪一百,要保证李亚纲考上一本。

「如果成绩显著进步,我可以再加钱。」女主人说。

坐到书桌前,赵柘才发觉时薪一百给低了。李亚纲,伊城中学高三学子,一个年级总共600多人,常年在550名开外徘徊,按照伊城中学的升学率,这个排名大概能上专科。要辅导到一本线,那得加钱。

「别费那心思了,」李亚纲一边玩游戏一边吊儿郎当地说,「我知道自己是什么垃圾水平,这小破城又留不住好老师,同学一个比一个烂,也就我妈异想天开觉得我就是懒,勤奋一点就能上本科。算啦,一辈子待在小县城的命,还不如多打两盘游戏。」

「不想出去看看?」

「出不去啊,我哪有那本事。」

「真的不想?」

李亚纲手中的动作慢了,最后放下手机,说:「我可卷不过那些大城市的卷王,听说他们小学开始上补习班,周末排满,高中就学完大学内容了,我跟他们比什么?考上大学,找到工作,每天上班十几个小时,你说读书有什么意思?你别看我现在这样,我心里也焦急,知道不读书没有出路,但是看不到读书有什么意义,读不进去。」

赵柘沉默了。作为社会人,他当然知道学习的用处。人的一生那么长,没人能保证自己是时时刻刻安全的,懂得多一点,关键时刻能保命。然而,学生们收到的恐吓实在太多了,他没必要再去添把火。

他决定抛弃今天的讲题计划。

「游戏好玩吗?」他问李亚纲。

「好玩儿,就是太好玩儿了,控制不住。」李亚纲说,「有时也唾弃自己……」

「知道它为什么那么好玩儿吗?」

李亚纲望向他:「不知道。」

他的眼神说明他有兴趣了。于是赵柘从奖励机制说起,一路讲到算法设计。拥有计算机学位的他懂点算法,不断简化后,顺理成章落脚在立体几何与函数上。

李亚纲听课从没那么认真过,一个小时很快过去,他竟自己提出想试试解题。

陈老师趁热打铁,挑了几道最基础的题让他练手,只要有学习热情,剩下的都好办。然而他还是想得简单了。李亚纲思考五分钟,就忍不住去摸手机,注意力断断续续。陈老师见缝插针地督促、鼓励,李亚纲才勉强靠自己把题目梳理和知识点梳理下来。四小时课程结束后,两人都很累。

赵柘很早便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,内驱力强。凭借对实现理想的渴望,他在中学阶段就对学习充满热情,愿意花心力解决难题,因此成绩也不错,属于老师们偏爱的那种学生。

直到大学,他才意识到不是每个人都像他那么早找到热情所在。很多人学习很痛苦。所以他认为,只要有内在动机,就能解决学习问题。

遇到李亚纲,当他用三种不同的方式给李亚纲讲同一个概念,对方依旧一脸茫然的表情,他终于领悟到会做题和会讲题是两码事。

赵柘走出李亚纲家已经是晚上了。十月底,冷风瑟瑟,路上行人都急着回到温暖的家中,他心里却一直惦记李亚纲那惨不忍睹的正确率。教书也是门专业技能啊。

又晃了几步路,他走到网吧门口停下脚步,向里头张望色彩变幻的屏幕。

不过,既然是门技能,就能学习。网上什么都有,肯定能研究出门道。

他又转念一想,时薪一百的家教而已,没必要那么认真,不值得。于是继续网廉价旅馆的方向走去。

空气沉闷但温暖。他回过神,自己已经付钱,坐在网吧里翻看教学技巧了。

「终于做完了。」李亚纲长叹一口气,后仰瘫在椅子上。

李亚纲基础不好,学习兴趣时常不高。赵柘每次课要花一半以上的时间,给他解释概念,为了引起他的学习兴趣,还回加额外的内容让他理解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,之后就是训练做题。

李亚纲的成绩在他如此「低效」的教学下如爬山虎般缓慢扎实地上升,最近一次月考居然首次冲到了前五百名。

赵柘见他摆出要死不活的样子,笑道:「好了,休息一下。」

李亚纲立刻抓起手机,见同学发来新信息,扑哧笑出声。他跟陈老师闲聊:「我们学校那个校霸吴大彪,又在搞事情了。老师,你知道他吗?」

「不认识。我哪儿会知道你们学校的事?」

「他是我们学校『四大公害』之首,声名远扬,外校人都知道他……」正要细细盘点这位同学的先进事迹,有人在敲书房的门。

不等书房里的人回话,李亚纲妈妈便推门入内,手上端着一盘苹果送进来。她放下水果,瞥一眼陈佑耳,不咸不淡地说:「怎么又在闲聊?」

上一章 回到目录 下一章

发表回复